第041章:再视察铜矿场
前面我们说到,为了解决动力锯轴承损坏率太高的问题,萧空宁决定研制合金钢,用高硬度的合金钢刀具制作出金属的轴承,以取代木头轴承。
他有后世见识也只是个普通人,对冶炼就是个外行,冶炼工厂他都没进去过。但是起码他知道合金钢是加入了铁之外的微量元素而成的,就凭这点知识,他就比此时的冶炼工匠强的多。
在萧空宁的干预之下,辽东的铁产量已经大幅度地提高,现在日产达到了五万斤(25吨),这个产量在辽国是名列前茅了,当然不能跟宋国比,不是一个数量级,差的太远。
铁的增产第一个受益的是农业,铁质农具多了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特别的铁犁杖的普及,使得深翻土地增加,粮食也是成倍的增长。
第二个受益的是营兵。武器上,廉价箭矢数量翻倍增长,大刀长矛也不会短缺。在萧空宁指导下,还制造了士兵穿戴的胸甲。
这种胸甲设计的简单,就是护住前胸后背,分量不太重,效果非常好。穿上胸甲的兵丁勇气倍增,减少伤亡,军力显著增张。
目前还只是在辽东营兵中试用,胸甲的数量还是太少。在辽东营兵中,刚配到什长以上,目标的配备到每一个兵丁。
可是制造刀具的特殊钢材需要量少,建一个小的炼铁炉就够了。现有的冶炼厂都在山区矿场里,太远,他需要经常照看着,很不方便,此外还有保密的需要。因此最好建在家里,一个小炉子几个工匠就够用了。
萧空宁的府邸足够大,可是空地少,几个院子里都是有房屋的。于是他就想到了后花园,那个地方都是花花草草的,都是空地。想到这儿他就去了后花园。
萧空宁到了花园里四处查看,想找个合适的地方,可巧见到他弟弟格尔也在。
“你怎么没上学呀?都多大了还贪玩?”
格尔:“这都晌午了,下学了。”
旧时私塾大多是半天课,中午就放学。他上的是家学,请个教书先生,还有两个陪读的少年。
才来辽东的时候萧空宁也是上学的,后来太忙了,就在先生指导下,自己读书了。
格尔:“哥哥你来这儿有事吗?看你东张西望的不像是闲逛。”
萧空宁心想弟弟是长大了,知道察言观色想事情了,这倒是好事。
格尔今年14岁,还是个大孩子。
萧空宁:“我在找地方建个炼铁炉子。”
“啊?哥你把炼铁炉子建在这儿?这园子不就毁了吗?”
“就干几个月,过后拆了再恢复园子,不碍事的。”
“哥,你要这么干,我告诉娘去!”
格尔这一句话提醒了他,他太专注了,有点不管不顾了。家里女眷少,可也有丫鬟婆子。如果这里成了工地,外面的男子随便就进来了,违背了这个时代的规矩,别人也会说闲话。再者说,王府的防卫规矩很严,工匠怎能随便进出呢?
萧空宁赶紧说:“你别去骚扰娘亲,这不是还没一定吗?”
萧空宁醒悟过来,不能再打园子的主意。辽阳城里的空地很多,还有不少种庄稼的呐,选一块地不难,只要不出城,还是很方便的。
经由此事,格尔知道了修建炉窑的事,也许是好奇心驱动,从此就盯上了炉窑的事。从选地、盖房、建炉窑,他都跟着凑热闹。
萧空宁想这倒是个机会,弟弟逐渐长大了,也要长见识,为人处事的本事是在实践中积累的,从书本学习和别人教导都代替不了亲身体验,历练历练有好处。
给他什么差事呢?让他管事担责任肯定不行,他没那个本事。那就做个监督员吧,就是代表自己在现场监督,有时间就过来看看,没时间就不来,很随意的。因为保密的需要,人员不能随意出入,那就让他监督纪律,如果他有能力,其他的责任再慢慢添加。
。。。。。。
就在萧空宁忙碌着冶铁炉子的时候,锁阳县的传报说抓到了金国坐探。这种事很正常,辽国在邻国中也会有坐探,前几天萧空宁不是还命令冀东军向渤海地区派坐探吗?
但是这件事提醒了萧空宁,苍石伙洛的铜矿应该去看看了。不为别的,这一处铜矿太重要,辽国的铜产量太低,仅仅是宋国的三百分之一,铸铜钱都不够,要从宋国走私铜。
去年他去视察就提出产量扩大一倍的要求,他这个要求很低。他不敢提更高的要求是因为对冶炼他是外行,怕说外行话瞎指挥。事实上的确他外行了,从传报上看,现在的铜产量已经翻了五倍。原来是1天产100斤,现在是日产500斤了,潜力很大呀。就凭这一条他就迫切的要去视察。
既然希望弟弟格尔在实践中得到历练,学习社会知识,培养能力和向着有成就的成年人方向成长,并为此派了实际的差事,那么在他临出行前就需要教导一番。
他对格尔说:“明天我要出行去锁阳县视察,少则五天,多则六七天。我不在的这几天,你要每天都到新建的院子看看。你要记住自己的差事是监督在场的所有人守规矩,有违反的要处罚。违规处罚的告示都贴在墙上,你要背下来,凡是都按规矩办,不能一时激愤就破了规矩。可是我特别嘱咐你,别的事不要管,特别是你不懂的事,更不要指手画脚的。你的地位是主人,如果说外行话,瞎指挥,别人当面不敢反驳你,但是背后会笑话你不懂事。如果有心术不正的人,还可能算计你。这些特别重要,你可要牢记。”
格尔:“是,哥的话我记下了,弟弟不会给哥丢脸。”
萧空宁:“不懂的可以问,向工匠和兵丁请教不是丢了尊贵的身份,反而能得到不耻下问的称赞。比如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的房子,似乎是司空见惯了。可是盖房子你是头一次见吧?从打地基、立柱、砌墙、上梁,还有什么是檩条,什么是椽子,怎么上瓦,如此等等的。现在你每天都看见盖房子,这就是学习的机会,只几天时间你就能明白很多,这些民间的学问也是学问。现在工匠们正在砌炼铁的炉灶,看不懂的就可以问,你又增长了冶铁的学问。你要明白,这些学问在书本上上学不来的。”
格尔:“是,我一定照哥说的做。”
萧空宁:“最后还有,你时刻要记得自己的身份:你在这里是尊贵的主人,这个身份不能丢,绝对不能向工匠、兵丁奉承讨好。特别是向他们询问请教时,不能忘了自己是主人。”
其实萧空宁这个嘱咐有点多余了,格尔虽然年纪小,可是这两年在辽东可是高高在上的,高人一等的傲气已经养成了,不用哥哥教导他。
。。。。。。
今年是保宁5年,公元973年。
在3月下旬,萧空宁去视察苍石伙洛的铜矿,目是督促提高铜的产量,并且尽可能地大幅度提高。
萧空宁现在是总督的身份了,出行的队伍必然庞大,影响面也大,所以没有重要的事情他确实要慎重决定出行。
萧空宁点名让仁先生随行。他是辽东的农科道使,冶铁炼铜等他都要过问。当然他是从技术角度介入的,不能下达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或军令。
苍石伙洛矿场属于军队系统,铁矿也是一样,所以辽东总兵官萧宏它也是随员,他还带了100营兵。
按萧空宁的意思只带他自己的100卫队兵就可以了,毕竟是在自己的属地范围内,不会有大的危险,不过现在别人坚持多带100营兵,他也没说什么。
行军一天达到锁阳县城,住一宿,继续向东行进。锁阳知县徐北和县尉梁鸿来也加入了随行队伍,并且又增加了200营兵。
梁鸿来带200兵是有理由的,苍石伙洛处于敌国的边沿地带,河对面就是金国地盘。
按实际情况说,此时是比较安全的。因为天气转暖,长白山里的雪开始融化了,导致河水暴涨,就是所谓的桃花汛。于是浑河就难于渡过了,因此金兵的威胁减弱了。
随行的梁鸿来禀报说:“总督大人,据探报,金人正筹划着在苍石伙洛上游50里处修桥,假如金人真的建了桥,浑河将不再是屏障,我们的矿场就处于危局之中了,到那时恐怕要修建边墙和增兵。”
萧空宁:“呃,这倒是件大事,要仔细盯着,并且要提前策划,你拿出一个文案来。这件事要尽早办,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。”
“下官遵命!”
这个信息非常重要,必须提前布局,否则,矿场就保不住了。
前面我们说过,苍石伙洛的矿场并不在主干道路上,而是进了山沟。去年金军向锁阳城进攻时就夺取了主干道,派一队兵拦断了苍石伙洛的通道,金兵直抵矿场城堡下监视。
矿场有菱堡足以自保,却不敢出击,于是道路中断。那时候苍石伙洛实际上已经处于金军的围困之中了。
金军的围困是不可能持久的,因为此时的辽比金强大的多,辽国的援军一到,金军就撤了。
强弱当然相对的,面对南方的宋国,则辽国是弱的一方。这些年辽宋之间的战争年年打,绝大多数都是宋军打到辽国境内。站在辽国一方说那是宋国入侵,可是站在宋国一方说,那就是收复失地,因为中原地带原本是宋国的疆土。历史上有此时的宋国叫南宋,就是因为它失去了北方。
未完待续。
—end—
